摘要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分析骨性Ⅰ类伴安氏Ⅰ类及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颞下颌关节窝形态差异。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口腔科就诊的78例骨性Ⅰ类成年患者的双侧颞下颌关节锥形束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磨牙关系及上前牙倾斜度分为安氏Ⅰ类组、安氏Ⅱ1类组及安氏Ⅱ2类组。对3组颞下颌关节窝与髁突的角度和线性指标进行测量评估。结果 (1)各组颞下颌关节窝和髁突测量指标总的比较,除关节结节高度(AEH)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其中,安氏Ⅱ2类组和安氏Ⅱ1类组的关节结节后斜面斜度(AEI-BFL和AEI-TRL)均较安氏Ⅰ类组大(均P <0.05)。安氏Ⅱ2类组的关节窝深度(GFD)大于安氏Ⅰ类组,关节窝长度(GFW)、关节窝长深比(GFW/GFD)、髁突角(CA)及髁突间角(IA)均小于安氏Ⅱ1类组和安氏Ⅰ类组(均P <0.05)。(2)除了安氏Ⅱ2类组左右侧C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以外,各组左右侧颞下颌关节的其他测量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3)除了安氏Ⅱ1类组女性患者的GFW/GFD大于男性患者(P <0.05)以外,各组不同性别患者其他颞下颌关节窝测量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4)各组相同性别患者的AEI-BFL、AEI-TRL及GFW/GFD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此外,各组女性患者的GFW、CA及IA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骨性Ⅰ类伴安氏Ⅰ类及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颞下颌关节窝形态存在差异,但其两侧关节窝形态的对称性良好;且性别因素对骨性Ⅰ类伴同种牙性错(牙合)畸形患者颞下颌关节窝的形态发育影响较小,而不同错(牙合)畸形女性患者的颞下颌关节形态差异要较男性患者明显。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