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红细胞与血浆输注比例不同的患者输血前后凝血功能情况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120例大量输血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成分血输注比例不同分为3组,每组40例。低比例组红细胞与血浆输注比例为1:1.5,中比例组为1:1,高比例组为1.5:1。比较3组凝血功能及预后。结果 输血前,3组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高比例组FIB为(1.89±0.27)g/L,低于低比例与中比例组的(2.49±0.44)g/L、(2.37±0.32)g/L(P<0.01),TT、PT、APTT分别为(19.42±2.13)s、(19.93±2.05)s、(47.28±6.61)s,高于低比例组的(13.99±1.64)s、(12.87±1.56)s、(33.19±4.73)s与中比例组的(14.31±1.68)s、(13.24±1.05)s、(34.11±4.89)s(P<0.01);高比例组FIB、TT PT APTT输血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比例组、中比例组输血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重症监护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比例组死亡率为0%,中比例组为2.50%,高比例组为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96,P=0.006)。结论 红细胞与血浆输注比例为1:1或1:1.5较1.5:1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更小,在降低大量输血患者死亡率中可获得良好效果。
-
单位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 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