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借助生成语法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可以从语法化的角度解释上古汉语名词化标记"所"在句法位置和句法功能上的特异性。以上古汉语的另一个名词化标记"者"为参照,"所"的表现极为异常:句法位置上,作为名词性词组核心的"所"出现在其补足语之前,违背了汉语名词领域核心在后的一般规律。句法功能上,"所"不能提取与之组合的谓词性词组的主语。"所"的上述异常表现都是由历史遗存导致的。假设名词化标记"所"是由义为"处所、地方"的名词"所"在以"有/无+所+谓词性词组"为代表的一类句法环境中语法化而来的,语法化完成之后,名词化标记"所"继承并保留了它在上述句法环境中的位置,固化于"所+谓词性词组"这一序列中,形成一个以它自己为核心的名词性"所"字词组,这就是它位于充当其补足语的谓词性词组之前的原因。至于"所"为什么不能提取与之组合的谓词性词组的主语,笔者指出,提取的句法实质是移位、渗透以及删略三步操作。根据历史遗存的假设,与"所"组合的谓词性词组就是"有/无+所+谓词性词组"里的谓词性词组,而该谓词性词组的主语是一个受到控制的没有表层语音形式的空代词(PRO)。"所"字词组里的谓词性词组继续保留主语是PRO的特点,因为PRO不能移位,所以谓词性词组的主语不能被"所"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