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医之湿包括外湿和内湿,关于内湿的报道很多,而专门针对外湿的研究较少。人体有感知温、痛、触、压、光、声等外界刺激的感受器,通过神经传导到中枢而被感知。外感六淫中只有外湿是难以被人体感知的,目前,还没有发现人体专门针对“湿”的感受器。虽不可感知,但机体可以针对外湿出现相应的生理、病理改变,外湿是可以被“感受”的。目前的研究已经证实外湿可以引起肠道菌群的改变,虽然还不清楚外湿是如何作用于肠道菌群,但已经发现外湿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而影响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免疫炎症功能以及消化代谢功能。在外湿的非神经性“传导”过程中,肠道菌群似乎起到了“感受器”的作用,而肠道黏膜上皮起到了“效应器”的作用。外湿与多种慢性病相关,研究外湿的现代医学本质可以帮助了解外湿致病的机制和湿证的本质,从而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
-
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湖南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