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基于T2WI-Flex脂肪抑制序列和非对称回波的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方法(IDEAL-IQ)技术评估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小腿肌肉的横截面积(CSA)和脂肪分数(FF), 并探讨与跑步相关指标年龄、体重指数(BMI)、跑龄、配速、月跑量的相关性。方法 2022年9月至11月间于石家庄市招募业余马拉松运动员37名(马拉松组)和不常运动的健康志愿者12名(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双侧小腿横断面MR扫描, 序列包括T2WI-Flex脂肪抑制序列和IDEAL-IQ序列。沿肌肉轮廓边缘勾画右侧小腿前群(胫骨前肌、踇长伸肌、趾长伸肌)、小腿外群(腓骨长肌、腓骨短肌)、比目鱼肌、腓肠肌内侧头和外侧头作为感兴趣区, 获得肌肉的CSA和FF值。从马拉松组中选取12名与对照组临床资料相匹配的受试者(马拉松匹配组),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比较CSA和FF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37名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右小腿CSA、FF值与跑步相关指标年龄、体重指数(BMI)、跑龄、配速、月跑量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马拉松匹配组的右小腿比目鱼肌CSA大于对照组(t=-2.09, P=0.048);小腿其他肌群的CSA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马拉松匹配组的右小腿前群、外群、比目鱼肌、腓肠肌内侧头、外侧头肌肉FF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37名业余马拉松运动员的BMI与右小腿前群、外群、比目鱼肌、腓肠肌内侧头、外侧头CSA和FF值呈正相关(CSA:r=0.628、0.468、0.680、0.566、0.615, P<0.05;FF值:r=0.395、0.567、0.631、0.482、0.516, P<0.05);月跑量与右小腿前群、外群、比目鱼肌、腓肠肌内侧头、外侧头FF值呈负相关(r=-0.337、-0.405、-0.437、-0.338、-0.446, P<0.05)。结论长期跑步训练可以降低小腿各个肌群的FF值, 小腿肌肉FF值与月跑量呈负相关。长期跑步训练对于小腿比目鱼肌的CSA影响最大。

  • 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河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