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多参数磁共振(mpMRI)第二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 v2)分区进行个体化经会阴前列腺穿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友谊医院2018年12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228例行前列腺穿刺患者的临床资料。中位年龄65(49~83)岁。中位tPSA 9.87(4.1~89.0)ng/ml, 其中<10 ng/ml 102例(44.7%), 10~20 ng/ml 108例(47.4%), >20 ng/ml 18例(7.9%)。228例中, 186例(81.6%)行mpMRI检查, PI-RADS 1~2分32例(14.0%), 3分47例(20.6%), 4分66例(28.9%), 5分41例(18.1%)。局麻或静脉麻醉下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靶向穿刺(TB)和系统穿刺(SB)。未行mpMRI检查和PI-RADS 1~2分者共74例仅行系统穿刺(SB组), PI-RADS 3~5分者154例行认知融合靶向穿刺+系统穿刺(TB+SB组)。超声下拟合PI-RADS分区, 每层选择左右侧叶的前移行区、后移行区、前外周带、后外外周带、中央区或后内外周带共10个分区, 每个分区穿刺1针共10针;前列腺矢状位长度<3 cm者, 穿刺1个层面及左右尖部各2针, 共14针;3~6 cm者, 穿刺2个层面, 共20针;>6 cm者, 穿刺3个层面, 共30针。对于PI-RADS 3~5分的病灶, 每个病灶再靶向穿刺2针。记录前列腺癌和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csPCa)检出率, 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SB组和TB+SB组的前列腺癌、csPCa检出率差异。结果本研究228例中, 穿刺1、2、3个层面分别为46、148、34例, 穿刺病理确诊前列腺癌131例(57.5%), 其中csPCa 91例(39.9%)。TB+SB组前列腺癌检出率61.0%(94/154)高于SB组50.0%(37/74),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4)。TB+SB组csPCa检出率46.8%(72/154)高于SB组25.6%(19/7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TB+SB组中, 单独TB的csPCa检出率44.8%(69/154)显著高于单独SB的33.8%(52/154)(P=0.047)。单独SB漏诊前列腺癌7例(4.5%), 少于单独TB漏诊的18例(11.7%)(P=0.022), 但单独SB漏诊csPCa 20例(13.0%), 多于单独TB漏诊的3例(1.9%)(P<0.001)。37例发生并发症, 其中Clavien-Dindo分级1级29例(12.7%), 2级7例(3.1%), 3级1例(0.4%)。结论基于mpMRI PI-RADS v2分区的经会阴前列腺个体化穿刺安全可靠, 结合认知融合穿刺, 可以提高caPCa检出率。系统穿刺是必不可少的补充, 可以检出靶向穿刺漏诊的前列腺癌。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