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6~11岁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成员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汪丙芮; 张敬悬*; 刘金同; 王汝展; 王延祜; 陈修哲; 米国琳; 陈旭; 程小菁; 王丽娜; 王灿; 胡丽丽; 郑世全; 董兰; 王立刚; 陈莉; 李武; 刘燕花; 朱君; 王艳梅; 温庆华; ***; 张玉胜; 侯宗银; 张秀茹; 张廷侠; 郭素美; 杨秀成
来源:精神医学杂志, 2020, 33(04): 259-264.

摘要

目的研究山东省6~11岁儿童行为问题现状及其与家庭成员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山东省16地市2 386名6~11岁儿童及其家庭成员,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评估儿童行为问题;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估家庭成员应对方式。结果 2 386名儿童中有225例存在行为问题,检出率为9.4%,其中,1 171名女童及1 215名男童行为问题检出例数分别为103例(8.8%)和122例(10.0%)。各年龄段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6~11岁女童不同年龄CBCL抑郁因子、残忍因子、攻击性因子、性问题因子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年龄男童多动因子、攻击性因子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儿童父亲、母亲、(外)祖父母、其他家庭成员的SCSQ积极应对、消极应对两个维度和积极问题关注、消极情绪关注、消极问题关注三个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除CBCL残忍因子外,6~11岁男童及女童CBCL各个因子分与家庭成员应对方式均存在相关性(P <0.05);男童的CBCL交往不良因子与SCSQ母亲的积极情绪关注因子呈正相关(P <0.05),抑郁与母亲的消极情绪关注因子呈正相关(P <0.05),抑郁、强迫、社交退缩、多动、攻击性和违纪因子与母亲的消极问题关注因子均呈正相关(P <0.05);抑郁、交往不良、强迫因子与母亲的消极应对维度均呈正相关(P <0.05);分裂样、交往不良和攻击性因子与父亲的积极情绪关注因子均呈正相关(P <0.05),交往不良、攻击性因子与父亲的消极问题关注呈正相关(P <0.05)。女童CBCL躯体诉述、分裂强迫、攻击性因子与SCSQ母亲的积极应对维度和积极问题关注因子均呈正相关(P <0.05);躯体诉述、分裂强迫、攻击性、抑郁因子与母亲消极应对维度及消极情绪关注均呈正相关(P <0.05);多动因子与母亲消极应对维度呈正相关(P <0.05);违纪因子与母亲积极情绪关注呈正相关(P <0.05);多动、违纪、攻击性、抑郁因子与母亲消极问题关注因子均呈正相关(P <0.05);违纪因子与母亲心理疏导因子呈正相关(P <0.05)。躯体诉述、分裂强迫、违纪因子与父亲的消极应对维度均呈正相关(P <0.05);社交退缩、躯体诉述、分裂强迫,多动、违纪和攻击性因子与父亲消极问题关注因子均呈正相关(P <0.05);残忍因子与父亲积极情绪关注因子呈负相关(P <0.05)。结论儿童行为问题与父母应对方式存在相关性。过于积极和过于消极的应对方式对儿童成长均不利。

  • 单位
    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 济宁医学院;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 滨州市人民医院;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