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及减肥产品致肝损伤患者58例的不同诊断方法应用及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何婷婷; 唐巧; 钟学文; 李丽昕; 周超; 张宁; 景婧; 何召云; 柏兆方; 肖小河; 王睿林; 宫嫚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4, 39(02): 1032-1037.

摘要

目的:观察保健品及减肥产品导致肝损伤(DS-DPDILI)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58例发病前应用保健品或减肥产品导致肝损伤的中医证型、实验室指标及预后等临床资料。分别采用3种诊断方法[整合证据链法(IEC)、结构化专家意见(SEOP)、因果关系评分(RUCAM)]对DS-DP DILI病例进行诊断。结果:58例患者中女性48例(占82.8%),49例(占84.5%)为肝细胞损伤型。DS-DILI组年龄显著高于DP-DILI组(P<0.05),DS-DILI组初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指标显著高于DP-DILI组(P<0.01,P<0.05),但两组患者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例DS-DP DILI患者肝肾阴虚证型(37.9%,22/58)最常见,湿热黄疸证型的治愈率低于其余4种证型(P<0.01)。诊断保健品肝损伤病例时,IEC临床诊断率为43.2%,SEOP为40.9%。诊断减肥产品肝损伤时,IEC与SEOP诊断结果一致,为64.3%。结论:保健品和减肥产品可导致肝损伤,通常预后良好,建议肝肾阴虚人群服用保健品或减肥产品时及时监测肝功能。临床对DS-DP DILI进行诊断时,应综合运用IEC、RUCAM、SEOP,以便更准确判断保健品或减肥产品与肝损伤之间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