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求著时新小说活动可从在华西人的书院考课——向社会精英征集论说文——向民众征集小说的时间纵线中予以理解。傅兰雅的身份、文化背景和他对前两类征集活动的参与和认知,皆是时新小说征文的生成因素。以上海格致书院为代表的新学堂考课和在华传教士积极展开的社会征文,训练了具有新学写作意识、能力和习惯的人才。时新小说征文的特定背景是甲午战败后全面的社会反思,故主题聚焦鸦片、时文、缠足三大弊病,要求以最浅显文理的小说呈现,实现了征文对象的下移。这既承继了西人对中国语文革新之道的理解,又在主旨、文体和语体上是一场全面突破传统的冒险。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