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氯胺酮性膀胱炎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为研究氯胺酮性膀胱炎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将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只,氯胺酮组20只。模型组予氯胺酮30 mg·kg-1腹腔注射,每日1次,共12周。对照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检测两组大鼠排尿间隔时间、最大膀胱容量(MBC)、最大排尿压(MVP)和逼尿肌不稳定收缩频率,并比较膀胱病理学差异。结果与给药前比较,给药后氯胺酮组大鼠排尿闾隔时间、MBC随时间进行性下降(P<0.05),逼尿肌不稳定收缩频率进行性增高(P<0.05),MVP无明显变化(P>0.05)。12周后,对照组大鼠排尿间隔时间和MBC均高于氯胺酮组(P<0.01),未测得逼尿肌不稳定收缩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氯胺酮组大鼠膀胱黏膜上皮显著增厚,黏膜下层腺管增粗,腺腔增多、增大,有炎症细胞侵润。结论腹腔注射氯胺酮可以诱导大鼠患氯胺酮性膀胱炎,并可作为研究氯胺酮性膀胱炎的可靠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