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18F-FDG PET/CT监测肝胆恶性肿瘤免疫联合治疗疗效和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的能力。方法 21例接受免疫联合治疗晚期肝胆恶性肿瘤患者[男14例、女7例, 年龄(58.5±10.0)岁]于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按常规方法行66次18F-FDG PET/CT检查, 回顾性收集患者治疗前后PET/CT影像特点, 获得病灶SUVmax, 分析irAEs出现时间、症状等, 并采用实体瘤治疗疗效PET评价标准(PERCIST)评价疗效[完全代谢缓解(CMR)、部分代谢缓解(PMR)、代谢稳定(SMD)和代谢进展(PMD)]。结果 (1)临床结果。5例患者未出现irAEs, 16例出现22次irAEs, 累及6个脏器;其中, 甲状腺炎8次、结肠炎5次、肺炎4次、皮疹2次、肝炎2次、肌炎筋膜炎1次, 出现的时间分别为治疗后(103.0±58.0)、(141.6±103.5)、34.0(6.0, 308.8)、9和117、62和67及87 d。PET/CT检出全部肺炎和肌炎筋膜炎, 检出结肠炎4次、甲状腺炎6次, 未检出皮疹和肝炎。(2)irAEs PET/CT征象。除甲状腺炎外, irAEs病灶在同机CT上均有渗出样改变, 在PET上表现异常浓聚, SUVmax分别为9.0(7.9, 17.6)(结肠炎)、7.1±3.2(甲状腺炎)、5.3和8.6(肺炎)、4.1(肌炎筋膜炎)。(3)疗效评估。21例患者中, PMR、SMD和PMD分别有7、9和5例;irAEs组对应分别有7、8和1例, 无irAEs组对应分别有0、1和4例。结论晚期肝胆恶性肿瘤患者可从免疫联合治疗方法中获益, 18F-FDG PET/CT通过同时观察肿瘤病灶变化及irAEs出现情况评估免疫联合治疗效果, 但需结合同机CT以鉴别肿瘤进展与irAEs。

  • 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