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灯影组四段经历多期次的岩溶作用,为了明确灯影组四段岩溶作用的溶蚀机理、岩溶储层的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岩溶储层的发育机制,并为区内有利储层预测提供依据。【方法】主要利用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测井(FMI)、岩心、薄片以及常规测井等资料,划分岩溶相,对比分析岩溶储层的岩溶相类型、储层特征和发育规律。【结果】根据FMI图像特征等资料将灯四段划分为缝洞相(F1)、充填洞穴相(F2)、角砾岩相(F3)、顺层孔洞相(F4)、分散孔洞相(F5)等7种岩溶相。岩溶相及有利储层的分布与高频层序结构密切相关,早成岩期岩溶作用形成的孔洞型储层(F4、F5)主要发育于高频层序上部的丘滩相沉积中,在灯四段顶部三级层序界面附近的厚层丘滩体中发育厚层缝洞型储层(F1~F4),为表生岩溶叠加早期岩溶作用的结果。【结论】沉积相和层序控制岩溶作用类型和岩溶作用强度,控制着不同岩溶储层的发育。丘滩相是岩溶发育的物质基础,高频海平面下降有利于早成岩期岩溶的发育,影响岩溶储层的发育规模;灯四段顶部三级层序界面附近表生岩溶作用强烈,是形成优质储层的主要因素。岩溶古地貌带的水动力条件差异影响表生岩溶作用强度,岩溶斜坡区在储层总厚度、储层类型、储能系数等方面均优于岩溶台地区。
-
单位长江大学;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