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揭示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江南市镇分布演变的驱动力并展现其时空演变过程,分别以1736—1850年和1851—1949年的市镇数量为因变量,以其所对应的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河流密度和海拔中位数为自变量,建立了江南市镇数量演变的时空模型(GWR模型);再将市镇核密度图和产业区图进行叠加,以观察产业因素对市镇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 1736—1850年,江南地区市镇分布存在空间集聚性; 1851—1949年,集聚性有所降低.(2)江南人口增长较为稳定地驱动全局市镇数量增长.(3) 1736—1850年,河流密度显著地驱动了江南东部地区的市镇增长.(4) 1851—1949年,江南东部部分地区河流密度与本地市镇数量增长之间转为负相关关系.(5) 1851—1949年,环太湖地区及江南西北地区的河流密度显著地驱动市镇数量增长.(6)未能纳入GWR模型分析的区域中所出现的市镇数量爆发性增长现象与当地植棉业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