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生源质量和就业质量成为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中急需面对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西部36所高职院校的实证考察,发现生源质量对就业质量有异质性影响,选择不同的指标和视角会得到迥异的结论,即高职生源质量未必拖累就业质量。具体而言,以"录取后报到率"为代表的生源质量,显著地提升了各个视角的就业质量,且"就好业"效应强于"好就业"效应;代表高分的"平均普通高考分数超省线比例"并未带来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和月收入的提高,但有益于就业对口率;"第一志愿投档比例"对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和就业对口率有正向作用,却不能显著地影响半年后就业率。基于上述讨论,提出赋予高职院校更多的招考自主权、严把培养质量、推动以产学合作为核心的内涵建设等建议。

  • 单位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