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应用千伏级锥形束CT(kV级CBCT)图像引导放疗技术评估肝癌患者分次放疗间位置的变化。方法 15例肝癌患者,每例患者在放疗前行CBCT扫描,每周13次,共获取121幅CBCT图像。离线下以肝脏、椎体外轮廓分别为参照物完成CBCT图像与计划CT的配准,将配准结果定义为分次放疗间肝脏及椎体位置的变化,将两者配准结果的差值定义为肝脏相对于椎体位置的变化,分别予以评估。结果分次放疗间在三维方向,肝脏位移的绝对值以上下方向最大6.3mm(019.3mm)、左右方向次之2.3mm(016.0mm)、前后方向最小1.5mm(07.6mm)(P<0.001);椎体位移的绝对值以上下方向最大6.0mm(018.0mm)、左右方向次之3.0mm(016.0mm)、前后方向最小2.0mm(010.0mm)(P<0.05);肝脏相对于椎体位移的绝对值以上下方向最大4.8mm(0.119.3mm)、左右方向次之2.0mm(08.6mm)、上下方向最小1.4mm(010.3mm)(P<0.001)。若通过配准椎体校正患者位置,放疗时左右、上下、前后方向肝脏位移的绝对值可能增大,可能性分别为39.7%、42.1%、43.0%。结论椎体不适于作为肝癌图像引导放疗的参照物。
-
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