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为临床诊治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浆膜侵犯出现的浆膜腔积液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至2008年3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确诊为PSM患者(61例)中出现胸膜腔、腹膜腔、心包腔积液或脑脊液异常的10例临床资料。结果(1)临床表现胸腔积液10例,其中同时合并有心包积液2例、腹腔积液5例、脑脊液异常2例。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10例,曾行抗结核治疗,同时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2例,结核性心包炎2例,结核性腹膜炎5例,癌性胸腔积液5例。(2)所有患者均有发热、贫血、乏力、消瘦等症状。其中咳嗽9例,胸痛8例,呼吸困难6例,腹泻2例,腹痛3例。坏死性丘疹5例,皮下脓肿、结节8例,淋巴结肿大9例,肝脾肿大9例,湿性啰音7例。(3)白细胞总数增高9例,以中性粒细胞总数[(17.6±5.3)×109/L]及比值(0.841±0.048)显著增高为主,淋巴细胞比值相对降低(0.976±0.035),但总数正常(1.59±0.7)×109/L。(4)所有患者人免疫缺陷病毒(HIV)阴性,CD4/CD8比值1.19±0.38。(5)A/G倒置10例,胆红素增高6例,肾功能异常5例,红细胞沉降率增快10例,C反应蛋白(CRP)增高10例。(6)所有病例均有病原学依据,其中血培养5例,骨髓培养2例,痰培养1例,脓肿分泌物培养4例,组织病理4例。(7)影像检查肺部有实质性异常10例,肝脾肿大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9例,溶骨性破坏6例。(8)浆膜腔积液性质为渗出液,表现为混浊的黄色或血性外观,细胞数明显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增高。(9)4例抗真菌治疗好转,死亡3例,死于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肝肾功能衰竭。恶化2例、1例未治自动出院。结论PSM浆膜腔侵犯常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者,临床上表现以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的慢性化脓性感染性疾病,侵犯肺部、腹部器官及脑膜时常常同时伴有胸腹腔积液及脑脊液异常,其性质符合炎症性积液,有效抗真菌治疗可完全吸收,临床转归与全身状态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