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早期停药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浙江省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采用氯氮平治疗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307例,记录氯氮平治疗后12周内药物使用情况,收集一般资料、临床评估结果以及实验室指标用于分析早期停药的危险因素。结果 22例(7.2%)患者在氯氮平治疗后12周内停用氯氮平治疗,早期停药常见原因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27.3%)。早期停药组与继续用药组在吸烟史、抗精神病药物过敏史、近2年氯丙嗪当量抗精神病药物最大剂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07,P=0.002;χ2=7.937,P=0.005;t=-3.250,P=0.001)。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吸烟史、近2年氯丙嗪当量抗精神病药物最大剂量是氯氮平早期停药的独立危险因素(OR=3.310,0.956,P<0.05)。采用线性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发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高与氯氮平早期停药和同时联用丙戊酸钠相关(β=0.419、0.130,P<0.05)。结论 有吸烟史、近2年氯丙嗪当量抗精神病药物最大剂量<1 200 mg/d可使氯氮平治疗早期停药的风险增大,由于诱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高风险存在,氯氮平应用早期应谨慎使用丙戊酸钠。

  • 单位
    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