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伴TP53基因异常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7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新诊断的584例原发性MDS患者临床资料, 采用包含112个血液肿瘤相关基因的靶向测序技术进行突变分析, 并采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TP53基因缺失。分析TP53基因突变和(或)缺失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患者总生存(OS)的影响。结果 42例(7.2%)伴TP53基因异常, 其中单纯基因突变31例(5.3%), 单纯基因缺失8例(1.4%), 同时伴有突变和缺失3例(0.5%)。34例伴TP53基因突变患者中共检测到37个TP53突变, 其中35个位于DNA结合结构域(第5~8号外显子), 1个位于第10号外显子, 1个为剪切位点突变。伴TP53基因异常组的平均基因突变数目(2.52个)显著高于无异常组(1.96个)(z=-2.418, P=0.016)。伴TP53基因异常患者的中位年龄[60(21~78)岁]高于无异常患者[52(14~83)岁](z=-2.188, P=0.029);伴TP53基因异常组中复杂核型比例、IPSS较高危组(中危-2及高危)比例显著高于无异常组(P值均<0.001)。伴TP53基因异常组的中位OS期[13(95%CI 7.57~18.43)个月]较无异常组(未达到)显著缩短(χ2=12.342, P<0.001), 但多因素模型纳入复杂核型进行校正后, TP53突变不再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伴TP53基因异常MDS患者中基因突变较基因缺失常见, 突变位点主要分布于DNA结合结构域。TP53基因异常与复杂核型相关, 且常与多个基因突变相伴出现。在多因素模型纳入复杂核型校正后, TP53基因异常则不再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
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