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型骨折(OVCF)伤椎核磁共振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MRISTIR)技术中黑色线性信号与能量损伤程度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院收治的86例OVCF患者,根据患者创伤原因分为无外力作用组26例、低能量损伤组27例、高能量损伤组3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MRI-STIR序列检查,比较3组患者MRI-STIR黑色线性信号出现率、出现部位。根据骨密度将所有患者分为高水平组(31例)和低水平组(55例),比较4组患者MRI-STIR黑色线性信号出现率,使用Logistic模型分析骨密度与MRI-STIR黑色线性信号出现的相关性。结果 3组患者MRI-STIR黑色线性信号出现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低能量损伤组大于无外力作用组大于高能量损伤组(P<0.05)。3组患者MRI-STIR黑色线性信号出现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水平组患者MRI-STIR黑色线性信号出现率高于高水平患者(P<0.05),骨密度水平与MRI-STIR黑色线性信号相关(P<0.05)。结论 低能量损伤及低骨密度水平OVCF患者MRI-STIR序列检查中黑色线性信号出现率较高,可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
单位南阳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