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不同试验方法在牛结核检测应用中的比较

作者:郑汝芸; 罗鹏飞; 王金泉*; 舒展; 李爱巧; 赵玉康; 王海燕; 张芳
来源:草食家畜, 2022, (02): 33-38.
DOI:10.16863/j.cnki.1003-6377.2022.02.007

摘要

牛结核病在新疆的发病率一直都比较高,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在实际生产中采用多种不同诊断方法对牛结核病进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采用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对2020年度阿勒泰地区的8 580头牛进行普检,对初筛检测出的4份阳性样品和2份可疑样品,与随机抽取的100份阴性牛样品共106份,采用体外检测γ-干扰素法、PCR方法分别与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方法的优点和缺陷。结果显示,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检测牛结核阳性检出率为5.66%(6/106);体外检测γ-干扰素法与PCR方法检测阳性检出率均为4.72%(5/106),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是我国动物结核病检疫的行业标准,操作简单、成本较低,被广泛应用于基层一线,但试验结果的可靠性还需要不断优化,体外检测γ-干扰素法和PCR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都可以作为牛结核病的辅助确诊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非特异性反应带来的假阳性问题。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