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高原衰退症又称为“高原适应不全”,本研究对西藏自治区在职职工高原衰退症的分布特征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探究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西藏自治区7个地市(拉萨市、昌都市、日喀则市、林芝市、山南市、那曲市、阿里地区)的在职职工以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自填式的问卷调查(呼吸、神经、循环及消化4个系统,共21项症状),描述其高原衰退症(以高原不适应情况表征)的分布特征,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高原不适应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本研究分析的问卷来源于3 901人。其中世居藏族2 107人(54.01%),移居汉族1 794人(45.99%);男性1 994人(51.12%),女性1 907人(48.88%);年龄20~57(34.45±8.11)岁;高原居住年限为0.5~54年,平均(19.51±13.84)年。世居藏族与移居汉族机体总体21项症状的高原不适应率分别为60.10%(26 578/44 247)和73.20%(27 565/37 674)。世居藏族在呼吸、神经、循环及消化系统的高原不适应率也均比移居汉族低(P<0.001)。各地市的高原不适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阿里地区66.21%;昌都市65.02%;拉萨市66.67%;日喀则市62.29%;山南市65.03%;林芝市64.42%;那曲市61.65%)。高原居民类型(世居藏族/移居汉族)是呼吸、神经、循环、消化4个系统高原不适应的主要影响因素(P<0.001)。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与呼吸系统出现高原不适应的相关因素有年龄、居民类型、高原居住年限,与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出现高原不适应的相关因素均只是居民类型。年龄因素和高原居住年限因素对呼吸系统中的自感呼吸困难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原居住年限因素还对循环系统中的嘴唇发紫或脸颊红血丝和消化系统中的自感食欲下降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藏自治区在职职工的高原衰退症应得到重视,移居汉族应更注意呼吸、神经、循环、消化系统的保护。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