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代中国的留学生本是学习西方的思想阵营。但"一战"却使西方发生分裂,而十月革命又使得原来是整体意义的西方,变成了思想对立的两个西方——资本主义西方(传统的西方)与社会主义西方(新式的西方,即"新俄")。两个西方的出现,使得留学生对西方这个学习对象发生了观念上的转移,一部分留学生继续学习传统的西方,而另一部分留学生则学习以"新俄"为代表的新式的西方。这样,以《新青年》为中心的留学生群体,在西方观念上发生了急剧的分化,不能继续过去的自由主义话语体系。在此情形下,随着十月革命影响的扩大和五四时期"社会改造"思想的激进化态势,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留学生群体在"问题与主义"论争中初步形成,并在社会主义论战中得到巩固和壮大,从而构成了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核心层。中国马克思主义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及其作用的发挥,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有力地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对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影响力。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