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蒽环类药物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右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1例左室射血分数正常(≥53%)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组),均采用多柔比星脂质体在内的PAD方案化疗,分别于化疗2、4、6周期后行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右室舒张末面积(RVEDA)、右室收缩末面积(RVESA)、右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三尖瓣口舒张早期和晚期血流峰值速度(E、A);组织多普勒成像获取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m)、舒张早期和晚期峰值速度(Em、Am),计算E/Em及左、右室Tei指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获取右室整体纵向应变(RVGLS)。另选同期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上述各超声参数。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超声参数预测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诊断效能。结果化疗组各化疗周期及对照组E、E/A、TAPSE、Em、E/Em及RVGL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组RVGLS在化疗2、4、6周期均低于对照组,且随化疗周期延长不断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组在化疗2、4、6周期Em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不同化疗周期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PSE、E/Em在化疗6周期后明显减低,与其他化疗周期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VGLS、TAPSE、E/A与药物累积剂量均呈负相关(r=-0.799、-0.571、-0.415,均P=0.01)。化疗2周期RVGLS和6周期TAPSE、E/Em预测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ROC曲线下面积最高,分别为0.870、0.938及0.995。结论超声心动图可用于临床评估蒽环类药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右室功能变化情况;RVGLS、E/Em、TAPSE较其他参数能更好地早期评价右室功能变化。
-
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大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