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位于西南山区的大理州云龙县曾是云南集结性盐区之一,近两千年来盐业的盛衰兴废深刻影响了当地聚落体系的演化和乡村发展。然而,当前盐业产业面临衰退,聚落体系逐步消散分解,乡村亟需转型。本研究基于聚落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理论,结合历史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资料,对汉代以来云龙县“盐马古道”沿线聚落体系的演化模式和动力机制进行全景式梳理,试图从中加深对于社会建构、经济产业、文化发展等乡村发展的理解,丰富古代西南山区聚落体系史的研究。研究发现,依托该地区独特的自然禀赋条件,通过盐业生产、管理、贸易和移民等因素促进聚落体系不断演化,产生独立松散、双核并进、主副联通、单核引领和分散失衡五种结构模式,并形成了“产业驱动型”的乡村发展路径。进一步地,本研究立足现实困境,在文化转向背景下提出“文化引领”的乡村转型发展思路,以盐业文化为主线重塑聚落体系,形成“层级化、多元化、网络化”发展格局,助力乡村振兴。

  • 单位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