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剪切及多聚腺苷酸化特异因子6(cleavage and polyadenylation specificity factor, CPSF6)在乳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 W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IHC)分析12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转移灶及20例乳腺癌患者原发灶CPSF6表达情况。采用细胞实验和体内转移模型探索CPSF6对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能力的影响,及CPSF6敲低对乳腺癌细胞骨转移能力的影响。分析乳腺癌细胞通过CPSF6重塑细胞外微环境的能力,并检验CPSF6对下游靶基因的调控作用。结果:CPSF6在乳腺癌患者转移灶中表达水平显著增高。CPSF6与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正相关。在231-BM细胞中敲低CPSF6后,其分泌的细胞上清降低破骨细胞前体细胞向成熟细胞分化的能力。CPSF6敲低的细胞在小鼠体内形成溶骨性病灶的能力显著降低(P<0.01),而且转移灶外周的破骨细胞数量显著下降(P<0.01)。CPSF6缺失能下调肿瘤细胞内Notch通路配体JAG1的表达水平,导致微环境中破骨前体细胞Notch通路失活并抑制下游靶基因。结论:乳腺癌骨转移灶中存在CPSF6基因过度表达。CPSF6通过调控Notch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组织周围破骨细胞的成熟和溶骨活性,从而导致乳腺癌的溶骨性骨转移。
-
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