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101例UC患者,并通过改良Mayo评分系统将患者分为UC活动期组(81例)和UC缓解期组(20例),并将活动期组患者分为轻度组(14例)、中度组(57例)、重度组(10例),体检正常的94名健康者为对照组,记录其血常规、FIB、D-二聚体结果,以比较不同组别之间各指标的差异,分析NLR、PLR、FIB、D-二聚体在UC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UC活动期组患者NLR、PLR、D-D、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UC缓解期相比,活动期的患者各项指标PLR,NLR,CRP,ESR,WBC,PLT、D-D、FIB等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NLR、PLR、FIB、D-二聚体与UC分期、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38、0.616、0.851、0.607,P<0.05)。结论 NLR、PLR、FIB、D-二聚体与UC患者疾病活动程度有关,对判断UC活动度有临床价值。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