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区划理论基础和案例分析

作者:赵夏; 乔云飞*; 郝爽
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2, 7(06): 88-96.
DOI:10.19490/j.cnki.issn2096-698X.2022.06.088-096

摘要

我国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在空间分布上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可寻,与各自形成的主导因素以及自然环境、人文背景密切关联,探讨不可移动文物与自然灾害在空间上的关联性,可为不可移动文物防灾减灾提供“空间”视角和思路。通过对不可移动文物代表类型以及不可移动文物所面临的洪涝、地震等主要自然灾害类型的空间特征简析,并以山西省为例,说明通过多种组合进行叠加,可进行不可移动文物单类、多类或综合自然灾害风险区划。随着越来越详细及时数据获取和研究的深入,区划研究会随之不断深化细化,从而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既有助于更好认知不可移动文物所在区的灾害类型、变化、规律和风险性等,也有助于从空间管理角度更好地开展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还有助于深化理解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机制,以及与自然环境、人文背景之间的互动关联。

  • 单位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