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针灸对免疫炎性反应的调节探讨针灸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途径

作者:何伟; 石啸双; 张知云; 宿杨帅; 万红叶; 王毅; 喻晓春; 朱兵*; 景向红*
来源:中国针灸, 2020, 40(08): 799-809.
DOI:10.13703/j.0255-2930.20200305-0001

摘要

回顾针灸对呼吸系统和全身免疫炎性反应调控的影响,探讨神经免疫调控对控制炎性反应的可能作用途径以及通过胆碱能抗炎通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作用途径。针灸可能通过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等途径对新冠肺炎发挥局部和全身抗炎效应。与体液抗炎通路相比,神经抗炎通路启动早、作用迅速、更局限化,在炎性反应的初始关键阶段起着更重要的作用,这可能是新冠肺炎早期进行针灸干预的重要依据。除了胆碱能抗炎通路,针灸还可能通过激活交感神经、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神经抗炎通路发挥抗炎效应。针灸在炎性反应的不同时期如何通过躯体刺激激活迷走和交感神经等通路来发挥作用,是否依赖于穴位的选择、刺激的方式等,这将是针灸基础向临床转化研究的方向。

  • 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