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牛形坝—柳木坑矿床位于江西银坑矿田,为赣南于都—赣县矿集区典型的银金多金属矿床。通过野外调查与矿物组成研究,将该矿床的成矿作用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石英-黄铁矿-毒砂阶段(Ⅰ)、石英-方铅矿-闪锌矿-硫盐矿物阶段(Ⅱ)、石英-碳酸盐阶段(Ⅲ)。银矿化主要集中于第Ⅱ成矿阶段。电子探针(EPMA)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矿石中银的赋存形式以独立银矿物、显微包体银等可见银的形式存在。独立银矿物包含银锑黝铜矿((CuAg)12(SbAs)4S13)、黝锑银矿((CuAg)12(SbAs)4S13)、硫锑铜银矿((AgCu)16Sb2S11)、辉银矿-螺状硫银矿(Ag2S);显微包体银则主要为银锑黝铜矿((CuAg)12(SbAs)4S13),均赋存于方铅矿中。本次研究发现了较独特的银锑黝铜矿-黄铜矿-方铅矿交代的出溶结构,指示成矿流体可能富含Pb-Cu-Sb-Ag。结合前人对该矿床的研究,成矿热液温度、氧逸度下降以及pH上升等物理化学条件变化是导致银从成矿流体中沉淀的主要因素。此外,在该矿床中还发育有大量铋矿物,如块硫铋银矿(AgBi3S5)、硫铋银矿(AgBiS2)、硫铜铋矿(CuBiS2)。大量铋矿物的出现及其与银矿物密切共生现象指示了二者可能具有密切成因联系,本文认为铋的存在对流体中银矿化富集具有促进作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