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潘玉霞*
来源: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1, 36(06): 20-22.
DOI:10.16286/j.1003-5052.2021.06.007

摘要

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四川、甘肃、青海、西藏、湖北、云南、贵州等地区,呈类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长13~17 cm,直径3~10 cm。除尽外皮后表面呈黄棕色至棕色,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及星点(异型维束)散在,残留的外皮呈棕褐色,皮质坚实,有的中心稍松软。大黄性寒、苦,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大黄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在临床上普遍应用于实热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疔疮、肠痈腹痛等。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理论的研究进展,大黄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日渐明确。本文对中药大黄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大黄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