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4例Waardenburg综合征(WS)先证者的致病原因。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4例WS先证者及其家系为研究对象。先证者1为2岁11月龄女性患儿, 于2021年11月3日因"言语不清2+年"就诊;先证者2为10岁女性患儿, 于2021年7月13日因"双耳听力差8年"就诊;先证者3为28岁男性患者, 于2022年3月23日因"右耳听力下降10+年"就诊;先证者4为2岁龄男性患儿, 于2022年3月9日因"左耳听力差1年"就诊。收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病史资料, 并进行听力学检查和颞部CT检查。提取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血样基因组DNA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 并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先证者1表现为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双眼蓝色虹膜及内眦外移, 存在父源PAX3:c.667C>T(p.Arg223Ter)无义杂合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的变异评级指南, 该变异评级为致病性变异(PVS1+PM2Supporting+PP4), 先证者1确诊为WSⅠ型。先证者2表现为右耳中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左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双眼蓝色虹膜及内耳发育畸形, 存在SOX10:c.10181022del(p.Val340SerfsTer60)移码杂合变异, 先证者2的父母此位点为野生型, 考虑为新发变异。根据ACMG的变异评级指南, SOX10:c.10181022del变异评级为致病性变异(PVS1+PM2Supporting+PP4+PM6), 先证者2确诊为WSⅡ型。先证者3表现为右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左耳听力未见异常。存在SOX10:c.23delC(p.Ser8TrpfsTer5)移码杂合变异, 变异来源未知。根据ACMG的变异评级指南, SOX10:c.23delC变异评级为致病性变异(PVS1+PM2Supporting+PP4), 先证者3确诊为WSⅡ型。先证者4表现为左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右耳听力未见异常, 存在母源性MITF:c.7G>T(p.Glu3Ter)无义杂合变异。根据ACMG的变异评级指南, MITF:c.7G>T变异评级为致病性变异(PVS1+PM2Supporting+PP4), 先证者4确诊为WSⅡ型。结论本研究通过基因检测确诊了4例WS型患者, 能够为WS家系提供了分子病因学诊断和遗传咨询, 进一步增强了临床医师对WS的认识。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