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国际马尔罗研究界,人们总能看到一种呈现其笔下中国形象的强烈意愿。研究者们力图概括“马式中国”的特征,分析中国在其思想体系中扮演的角色。然而笔者认为对“马式中国”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落入了汉学主义的圈套:受某种在欧洲汉学或东方研究的固有理路中积淀出的“文化无意识”驱使,人们对“马式中国”的研究方式陷入了一种固化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对于中国为马尔罗扮演的角色的认知,也下意识滑入东西方文明互救或东西文明之优劣的探讨。“马式中国”的形象随之陷入“拯救者”或“对话者”等刻板话语。本文力图证明这些刻板话语之于马氏并不成立,并指出中国在事实上嵌入马氏哲学的出发点,以期对这种文化无意识形成的、带有一定虚幻性的共识,发起某种“激醒”。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