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田野工作"参与观察法"确定以来,音乐人类学者们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何灵活、有效地运用该方法。"双重音乐能力"观念的提出,引发学界对"表演"作为一种田野工作方法的持续探索。20世纪90年代人文学科的"感知转向",推动了音乐人类学界将"体验"作为一种知识生产方式的观念转变。研究者开始通过"学习表演""参与表演"甚至"作为表演者",在实践中逐步深化"参与观察法"的"表演观察"维度。但由于方法过于接近主位,而引致介于"研究"与"表演"之间的"批评张力"。文章结合作者田野工作经验,讨论"表演观察"作为一种田野工作方式的价值与局限。

  • 单位
    上海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