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微创直接前侧入路(DAMIS)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EvansⅠ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早期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唐山市第二医院2017年12月—2021年12月手术治疗的100例EvansⅠ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高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9例、女61例, 年龄80~91岁。按照不同的手术方法分组:关节置换组45例, 采用DAMIS半髋关节置换术;内固定组55例, 采用抗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按照骨折端类型分组:稳定组50例, 不稳定组50例。观察指标:(1)比较关节置换组与内固定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骨密度、术前发生患侧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等基线资料;(2)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置入物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分别比较稳定组和不稳定组中采用2种不同手术方法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负重时间, 以及术后不同时间点(术后2周、6周、3个月、9个月)的Harris评分差异。(3)随访患者骨折愈合情况, 观察内固定组有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 关节置换组有无假体松动、脱位及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结果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9~12个月, 均未发生切口感染、愈合不良的情况。(1)关节置换组与内固定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稳定组中, 2种手术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关节置换患者相比内固定患者的切口长度更短[9.6(9.3, 9.9)与11.0(10.3, 11.6)cm]、术后负重时间更早[2.0(2.0, 3.0)与11.0(9.0, 12.8)d], 术后不同时间点的Harris评分更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不稳定组中, 2种手术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关节置换患者相比内固定患者的术后负重时间更早[2.0(2.0, 3.0)与87.0(79.0, 95.0)d], 术后不同时间点的Harris评分更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3)内固定组患者术后1.5~6个月骨折达到愈合标准, 内固定物未出现松动及断裂等情况。关节置换组患者均未发生假体松动现象, 无假体脱位及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1例患者出现股外侧皮神经麻痹症状, 术后6个月左右症状完全消失。结论 DAMIS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EvansⅠ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 具有切口小、术后负重时间早、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高的优势, 早期临床疗效较好。

  • 单位
    唐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