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古时期,乌贼鱼骨作为眼药的成分使用,主要是在从《新修本草》、《食疗本草》到《本草拾遗》这段时期,而该时期正是密教经典中的大型眼药方被大量翻译和中原与外来文化交流频繁的时期。从追溯吐鲁番出土残片中的"沙摩路多"一词的源头开始,笔者不仅发现了乌贼鱼骨在不同的语言中拥有相同的绰号"海之沫",而且由佛教医学到生命吠陀,由西域到印度,由东及西,渐次扩展,追溯到了古希腊医学。由此,得到的启迪是,在东西方的古代世界中,药物知识流动的盛况比从现有史料中所了解到的要丰富得多。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