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三尖瓣反流患者右心室起搏部位的选择

作者:汪菁峰; 陈海燕; 宿燕岗; 葛均波
来源: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4, 18(06): 444-447.
DOI:10.3760/cma.j.issn.1007-6638.2014.06.008

摘要

目的比较重度三尖瓣反流患者起搏导线放置在心尖部或流出道间隔部的难易程度。方法 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40例符合起搏器植入适应证合并重度三尖瓣反流的患者,按随机表将其随机分成A组(拟行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与B组(拟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术前测定所有患者右心室体部与流出道短轴缩短分数。术中记录2组植入心室导线的曝光时间和术中脱位情况。比较术中及术后3个月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与心尖部起搏的阈值,感知、阻抗等电极参数。结果 A、B两组各20例,A组术中曝光时间显著短于B组[(113.5±33.8)s对(156.3±58.1)s,P=0.007],A组仅1例(5.0%)发生术中脱位,B组6例(30.0%)发生术中脱位,并行导线重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两组间术中及术后3个月起搏导线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受试者右心室体部短轴缩短分数(FS)显著大于流出道(33.7%±5.4%对27.1%±4.4%,P<0.01)。结论重度三尖瓣反流患者将心室导线固定于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比心尖部更为简单易行。

  • 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