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内镜特征对早期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ESD)后溃疡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接受ESD治疗的240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观察12个月,根据是否发生溃疡分为溃疡组和未发生组。通过多因素分析探求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溃疡发生风险的影响因素,并构建早期胃癌ESD术后溃疡发生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一致性指数(C-index指数)检验和绘制校正曲线预测模型效能。结果:截止末次随访时间2021年6月1日,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溃疡发生率为17.50%(42/240),无溃疡发生率为82.50%(198/240)。2组病灶直径、会聚褶皱、黏膜变色、浸润深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病灶直径(OR=3.558,95%CI 1.733~7.308),会聚褶皱(OR=100.811,95%CI 20.142~504.570),黏膜变色(OR=16.126,95%CI 3.213~80.925)为ESD术后溃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浸润深度(OR=0.309,95%CI 0.097~0.988)为ESD术后溃疡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基于上述因素的溃疡发生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溃疡发生的C-index为0.952(95%CI 0.917~0.986),校正曲线显示实测值与预测值一致性好。结论:病灶直径、会聚褶皱、黏膜变色、浸润深度为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溃疡发生风险的影响因素,基于内镜特征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