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戏曲文体由抒情语体、叙述语体、对话语体三种语体综合构成,在杂剧、传奇创作中,浓郁的诗意、强烈的抒情性成为戏曲文学的标志性特征。元杂剧,特别是《元刊杂剧三十种》所收作品中的宾白被大量删除,但唱词被完整保留下来。元杂剧的唱词承担着叙事、抒情、对话甚至评论等多重功能。声、诗结合,突破了单纯的抒情体制,做到了抒情和叙事、主观内在情感与客观外在行动的有机结合。文本中精妙生动的戏曲语言蕴含着"惊"心"动"魄、丰沛充盈的艺术能量,成就了元杂剧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示了元杂剧作家高超的创造才能,值得当代戏曲创作认真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