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调查山东省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 VLBWI)和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 ELBWI)入院低体温现状,为促进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低体温质量改进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方式,调查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山东省15个地(市)24家三级甲等医院NICU收治的VLBWI/ELBWI入院体温分布情况、入院体温测量部位和方法,以及20项预防低体温措施实施情况。采用描述性分析及Spearman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纳入的24家医院中综合性医院16家,妇幼保健院8家;新生儿科平均床位数59张,NICU平均床位数40张;NICU共收治新生儿50 445例,其中早产儿17 312例,占34.3%;纳入研究的VLBWI/ELBWI共2 693例,占NICU收治早产儿总数的15.6%(2 693/17 312),其中VLBWI 2 279例,ELBWI 414例。24家NICU收治的VLBWI/ELBWI入院低体温发生率为89.3%(2 406/2 693),其中VLBWI入院低体温发生率为89.3%(2 035/2 279),ELBWI为89.6%(371/414)。24家NICU实施预防低体温措施项目数[M(P25~P75)]为10.5(8.3~14.0)项。新生儿的绒帽放于辐射保暖台预热,包裹新生儿需要的塑料薄膜(头、身体、下肢各1张),放置预热的毯子上迅速称重,不擦干全身迅速用塑料薄膜分别包裹新生儿的头部、躯干及下肢,将预热的绒帽戴好,生后10 min于产房测量记录体温,转运暖箱转运到NICU,记录入NICU体温≥36.5 ℃的时间,早产儿入NICU低体温月报表,实施早产儿入NICU低体温质量改进计划-执行-研究-再执行这几个项目开展的NICU数较少,不足一半。入院体温测量大多是采用水银体温计测量腋下温度,占79.2%(19/24);大多是护士陪同用水银体温计测量腋下温度5 min,占45.8%(11/24)。相关分析显示,低体温预防措施实施项目数与入院低体温发生率呈负相关(r=-0.262,P<0.05)。结论 VLBWI/ELBWI入院低体温发生率较高,切实实施预防低体温的措施,促进NICU入院低体温质量改进,有望降低VLBWI/ELBWI入院低体温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