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听六位教师同课异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每一位教师都遭遇了“学生已经会了”的场景——师:20×3等于多少?生:先把20的0去掉看成2,算2×3=6,再在6后面添一个0,得到60。教师还没有教,学生就已经会了。对此,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学生对这种算法理解了多少?学生的“会”是低层次的计算技巧的模仿,还是在理解算理基础上的运算?如果教师迁就学生的这种已有认知现实,学生的学习过程就会处于浅层的接受状态,那么在这节课中所获得的思维发展也将是非常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