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高碘地下水(碘浓度大于100 μg/L)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地区和干旱内陆盆地,威胁近千万人口的饮水安全,但目前对湿润区河湖平原地下水中碘的分布与成因机制的认识还十分薄弱。(方法)本研究采集长江中游故道区75组浅层地下水样品和7组地表水样品进行了水化学分析,查明了地下水中碘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主成分分析识别了碘富集的水环境要素和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并结合四个不同位置的钻孔岩性特征探讨了沉积环境演化对地下水中碘富集的控制作用。(结果)研究发现地下水中碘的浓度范围为0.78~1590 μg/L,其中25%样品超过我国水源性高碘地区水碘含量判定值(100 μg/L)。高碘地下水主要赋存于长江河曲凹岸和粘土充填的牛轭湖区的浅层承压含水层。(结论)长江中游故道埋藏的丰富有机质形成的强还原环境有利于碘从沉积物释放至地下水中,微生物介导下沉积物有机质降解和铁的氢氧化物还原性溶解是区内高碘地下水形成的主要水文地球化学过程。牛轭湖区后期填充的低渗透率粘粒填塞体和河曲凹岸沉积的厚层粘土层创造了利于碘富集的封闭且水流滞缓的地下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