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RNA表达对血管性痴呆的影响

作者:张宣; 吴红彦; 李海龙; 陈杰; 马春林
来源: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6, 22(14): 227-230.
DOI:10.13422/j.cnki.syfjx.2016140227

摘要

microRNA作为体内一种有调控功能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广泛参与人体发育、细胞增殖、脂质代谢等过程,并对体内大部分的生命过程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近年来学者认为,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发生可能与乙酰胆碱的缺乏、大脑细胞凋亡、脑缺血引起突触改变、脑缺血后的炎症反应等异常因素存在较大关系,并且上述VD的高危因素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均有microRNA调控的广泛参与,因而microRNA对该病的发生、发展可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近年microRNA在机体内生命过程调控作用机制研究逐渐深入,大量研究得以证实,前列腺癌、乳腺癌、股骨头坏死等患者循环血中microRNA表达呈特异性变化,循环microRNA作为疾病潜在的新型标志物得到大量学者认可,研究循环microRNA的体内变化有望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本文综述VD相关microRNA的研究进展,同时对microRNA用于血管性痴呆患者早期诊断与治疗进行展望。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