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在肝郁证大鼠模型代谢组学研究基础上,进行逍遥散治疗肝郁证大鼠模型的方证代谢组学研究,探讨逍遥散治疗机制及进一步明确肝郁证的代谢组学特征。方法 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逍遥散+模型组、逍遥散+空白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每组6只。逍遥散+模型组和模型组采用慢性束缚的方法造模,逍遥散+模型组和逍遥散+空白组同时用逍遥散灌胃,第22天采血检测血浆皮质酮,运用1HNMR技术对4组大鼠血清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模型组大鼠第15天,22天体质量增长缓慢,显著低于其它三组(P均<0.01);4组血浆皮质酮存在差异(P<0.001),浓度从高到底依次为模型组、逍遥散+模型组、逍遥散+空白组和正常对照组,组间比较模型组显著高于逍遥散+模型组及其它两组(P<0.01)。代谢组学分析表明,4组样本间沿第1主成分(t1)方向有明显的分组差异,其中逍遥散+空白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稍有差异,而逍遥散+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样本的差别较大,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样本的差别最大,且物质的变化大多呈单向改变。结论逍遥散对肝郁证的治疗作用在代谢物水平并非仅仅简单的上调、下调从而中和模型造成的代谢物变化,而可能是通过对机体的整体调节发挥治疗作用。通过方证整体研究,找出随证候模型和相应方剂治疗后变化一致并趋于正常的物质,可能较好地代表证候的代谢组学特征,从而更适合于中医证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