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央与地方的农村学校布局政策系列文本,在呈现出提高教育普及率、增加教育效益以及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的同时,仍显现出明显的价值失衡。其深层次原因主要在于:中央政府优化资源的理想价值与地方政府过度追求规模效益的事实价值所带来的利益分歧,及无法参与利益协商却被动承受价值代价的学生家庭的反弹。优化"后撤点并校"时代农村学校布局政策的执行效果以及解决城乡二元教育问题,应从价值导向、利益均衡机制以及弱势群体价值补偿三方面,为我国农村学校布局政策进行价值走向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