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经中心静脉置入导管术(CICC)导管异位发生情况,探讨超声在导管异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导管异位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异位,结合超声图像表现对PICC、CICC发生导管异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导管异位调整及使用情况。结果 2 559例PICC、CICC置管患者,术后发生导管异位81例,异位发生率3.16%(81/2 559)。经PICC途径置管发生异位明显高于经CICC置管患者,两种途径置管导管异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38例经调整导管尖端到达或接近理想位置。42例继发性异位导管在超声的密切随访下继续使用,使用中血栓发生率26.19%(11/42),导管留置最长时间168 d,最短7 d,中位天数126 d,于疗程结束后顺利拔管。结论 超声检查能早期发现导管异位并指导调整,继发性异位若导管回抽见血、输液通畅可继续使用,但需警惕血栓形成。

  • 单位
    河北北方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