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储层裂缝形态复杂,压裂施工规模受限。为了准确判断施工难点,降低压裂加砂难度,增强储层改造效果,利用已施工井测试G函数曲线分析,结合岩心标定,归纳形成了3类典型的页岩油储层G函数曲线解释图版,并优选停泵压力梯度、近井摩阻、滤失系数3项特征参数,建立压裂特征参数诊断标准,提高了诊断效率及结果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诊断结论,探索形成了动态酸处理、"临界砂比法"试探加砂、砂塞打磨降滤、逆混合主缝延伸和阶段控排量分级加砂5项针对性的工艺控制措施。现场应用后,疑难施工层段比例由初期的55%降至20%,水平段压裂加砂强度由1.13 m3/m提至2.48 m3/m,取得较好效果。研究成果为页岩油储层压裂现场决策提供了一套量化判别标准,实现了页岩油储层改造能力提升,推动了古龙页岩油资源的有效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