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胎盘病理改变与死胎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国际标准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病理科接收的死胎及活产胎盘病理进行分类,共纳入364例死胎胎盘及418例活产胎盘,采用单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死胎及活产胎盘病理结构的差异。结果死胎胎盘和活产胎盘的单脐动脉(7.5%vs 1.6%)、帆状脐带(5.3%vs 1.1%)、终端绒毛发育不成熟(9.6%vs 2.1%)、急性绒毛膜羊膜炎(57.7%vs 21.3%)、急性脐带炎(9.8%vs 2.6%)、胎盘后血肿(26.2%vs 3.8%)、胎盘梗死(28.6%vs 16.5%)、胎盘内血肿(20.6%vs 11.2%)、绒毛间纤维蛋白沉积(10.4%vs 1.6%)、绒毛膜板内血栓(26.3%vs 6.1%)、无血管性终端绒毛(20.2%vs 6.8%)、胎盘水肿(6.2%vs0.9%)等异常病理发生率比较,死胎胎盘明显高于活产胎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胎盘的膜形态异常、急性脐动静脉炎及绒毛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死胎胎盘中异常病理发生率普遍高于活产胎盘;死胎胎盘同时存在多种病理改变。胎盘终端绒毛发育不成熟、单脐动脉、帆状脐带、急性绒毛膜羊膜炎、急性绒毛板炎、急性脐带炎及循环发育紊乱等胎盘病理改变是导致死胎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