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苜蓿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豆科牧草,内蒙古的苜蓿商品草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但近年来,苜蓿锈病发生日趋严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内蒙古苜蓿产业的发展。2018年-2020年,笔者建立了基于RNA水平的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技术体系,对内蒙古苜蓿主产区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的越冬苜蓿锈菌进行qPCR定量检测。结果显示,5个地区越冬苜蓿锈菌的平均分子病情指数MDI分别为0.139、0.284、0.196、0.569和0.280,其中鄂尔多斯市的平均MDI显著高于其他4个地区(P<0.001)。2019年,越冬苜蓿锈菌的平均MDI为0.43,显著高于2018年的平均MDI 0.24(P<0.05)和2020年的平均MDI 0.13(P<0.001)。苜蓿锈菌可在苜蓿地下根茎组织内越冬,越冬苜蓿锈菌量与返青后苜蓿锈病植株发病率呈正相关(r=0.806,P<0.001)。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