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外交研究有其独到的学科传统。自晚清、民国以降,就"中国外交源于何时"这一问题,历史学界、国际法学界和外交学界曾提出过夏朝说、商朝说、春秋说与晚清说四类意见。随着现代政治学研究对"主权国家"的日渐重视,外交作为一种古老的政治活动,日益为"主权国家"观念所限制和窄化,以至于在一段时间内,春秋盟会被移出了外交研究的视野。但追本溯源,外交活动的发端明显早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无论从历史的眼光,学科的传统,还是当下学科的发展方向上看,有关中国外交起源的研究,都不应受到"主权国家"理论的过强影响,而应依照外交学自身对"外交"活动的界定而展开。中国古代自春秋始,即已形成成熟的外交传统。春秋时期诸侯国的交往行为,尽管与"王权"符号密切相关,但就诸侯国间行为结构的特征来看,春秋盟会应当视为中国外交起源的一个有力的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