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检验方法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文丰; 李洋*; 付晓; 王永红; 杨霞; 牟江涛
来源: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9, 31(02): 225-228.
DOI:10.13381/j.cnki.cjm.201902025

摘要

目的探讨尿干化学分析法与尿沉渣分析法在诊断患者尿路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于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就诊的疑似尿路感染患者尿液标本400份,分别利用尿干化学分析及尿沉渣分析法检测标本,比较不同检测分析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尿干化学分析法检测阳性率为42.25%(169/400),尿沉渣分析法检测阳性率为32.75%(131/400),尿沉渣分析法检测阳性率明显低于尿干化学分析法(X2=7.7010,P=0.0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尿干化学分析法检测白细胞计数阳性率为25.25%(101/400)、亚硝酸盐阳性率为17.00%(68/400);尿沉渣分析法检测白细胞计数阳性率为24.25%(97/400),细菌计数阳性率为8.50%。尿沉渣分析法检测白细胞计数阳性率与尿干化学分析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070,P=0.8060)。尿干化学分析法灵敏度为72.95%,特异度为90.67%,阳性预测值为89.35%,阴性预测值为75.76%;尿沉渣分析法灵敏度为57.97%,特异度为94.30%,阳性预测值为91.60%,阴性预测值为67.66%。尿干化学分析法检测的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尿沉渣分析法(X2=10.2660,P=0.0020;X2=3.9930,P=0.04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干化学分析法及尿沉渣分析法均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可针对两种检测方法的联合应用进一步研究,以期提高尿路感染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

  • 单位
    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